“補缺的新縣令已經定了,連官文都發過來了。”
兩人各執了一本舊書靜坐在廳堂上,葉知秋看的是一本字帖,葉夫人看的倒是一本佛經。四下悄無聲氣,隻要一旁的燭芯偶爾收回幾下“滋滋”的聲音。
“不知。”
很久,葉知秋擱下了字帖,說道:“差未幾該來了,我去泡茶。”
萬樺帝都的夜裡,靠近皇宮四周的城西仍然燈火透明,自從溫帝推遲了宵禁的時候,夜市便一日盛似一日,讓人流連忘返。
韓複是個出了名的冷傲之人,此時在葉知秋麵前,卻毫無驕意。
“那你是如何應對的?”
“茲事體大,我考慮再三,不敢私行翻開,以是急著來見葉大人,問一問當該如何。”
韓覆沒有說話,從袖中拿出一物。
煙波大街上的店鋪早已關了門鋪,隻要街尾的葉府前還亮著兩盞大燈籠,映著遒勁有力的“葉府”二字。
韓複聽了亦是麵有憂色,“當真?葉大人是說,他已經中計了?”
“彆的州縣湊唄,這叫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新陽縣的百姓也是百姓嘛。”李卓又是一臉鬼笑。
“他說了甚麼?”
“按往年,這時候韓大人應是在涇州招兵,如何本年……但是有甚麼急事?”
葉知秋深思了一會兒,問道:
“韓大人無妨將錦囊給我,由我拆開一觀,便知有礙無礙,再做決計。”
“懂了!”老曹一深思,又忍不住問道:“那你這日子甚麼時候是個頭啊?難不成太子就一向呆這兒了?”
“那現在你是如何應對的?”
葉夫人柔聲道:“韓大人快起來吧,本日下人們都出去了,你們說話也平靜。”說著,將茶盞遞於桌幾上,便回身隱入了後堂。
兩人一同大笑起來,有那麼一刹時,老曹感覺彷彿回到了曹麻皮和李二拐偷大棗的昔日好光陰。
“必須裝不曉得哇。歸正他那兒罹難,我就撥銀撥雙份兒,出人著力的事兒,我也從不找他新陽縣,圖個相安無事唄……”
下人們最敬愛如許的仆人。體恤講情麵不說,還給了些碎銀子讓在燈會上好好玩耍。仆人這般的善解人意,便是常日裡峻厲了些,或是有些甚麼奇特的端方,也毫不會讓下民氣中有甚麼牢騷。
“韓大人,他的阿誰茶圃你去了多少次,飲了多少回茶了?”
“這十年裡,入茶圃是有二十四次,飲茶是有十八次,還對弈了三局。”
“那你的意義是此次招兵就……”
“不錯……不錯……那每一次你與他喝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