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聞蘇學士大名,本日得見,真是平生之幸。”
蘇曉塵暗想,蒼梧國上至皇宮下至布衣,日日餐桌上都有這紫蘇做菜做醬,如何此人不知?莫非不是本地之人。便問道:
蘇曉塵向來愛書,不由起家走到書廚前細看。
本身在萬樺帝都的郊野玩了那麼多年,竟然不曉得另有如許一個好去處。
再翻看前麵兩篇,彆離寫的是慕雲鐸的孿生兄弟慕雲鉉和慕雲錫。蘇曉塵揣摩著此三人一向形影不離,出運營策時也是在一處,書上所及內容應是大同小異,便也翻疇昔不看。
蘇曉塵心下一驚,猛地合上了書,暗罵:“此書大不敬!竟然直書聖上的名諱,且為何先寫慕雲氏後寫李氏,莫非此書著者也暗諷慕雲氏把持朝堂之意?”
蘇曉塵心想,既然仆人不肯借書,那也不能勉強,他孩兒在後堂喚他,我便去了吧。
蘇曉塵臉上一紅,暗想,本來他方纔瞧見我在翻看,隻好應道:“是小生冒昧了,私行取閱。”
那仆人又道:“聽聞蘇學士飽讀詩書,學富五車,想必也是位愛書之人,不知我放在那邊的那些雜文舊籍,蘇學士觀後作何想。”
因而又順手翻過幾十頁,剛好翻到某一篇的篇頭,寫的是前朝太師慕雲鐸。蘇曉塵憶起佑伯伯提起他父親的時候甚是敬佩的模樣,心想本來這裡另有慕雲老太師的事蹟,便翻看起來。
他順手抽出一本來看,上麵寫著《獨物格致》,心中生奇,佑伯伯給我看的這本書,如何他這裡也有。
本日算儘天下人,枉操心機空嗟歎。
書中從率兵討伐漳州餘黨,到毒金之戰時研墨得了金山之策,帶著雙生子出使碧海,洋洋灑灑寫得甚是詳確。此中內容大多蘇曉塵也都曉得,不由直接翻到了篇末,也有四句詩寫在那邊:
投魚飼貓得玄機,留得來儀空餘殤。
罵歸罵,罵完心中還是有些獵奇,想要翻歸去看。再翻開看時,不料翻到了另一篇,寫著“葉知秋”三個字。
這時,後堂傳來一個女童的聲音,清澈而稚嫩:
蘇曉塵聽了奇特,如何有不曉得本身是那裡人的,想要再問又感覺失禮,便轉了話頭說道:“小生自問也常策馬於這萬樺帝都的郊野,卻從未曾到過這裡,我見此處邊上有座青山,不知是何名?”
一葉以知秋,知東知西不知北。
“我與蘇學士本日有緣相見,有一事想要勞煩蘇學士,不知可否幫我這個忙?”
好一片鬱鬱蔥蔥的山林……小橋流水,稻田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