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中的養生智慧_第125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3.鯽魚黃芪湯

痔瘡最首要的症狀是便血和脫出,大便時幾次多次出血,會使體內流失大量的鐵,引發缺鐵性血虛。可用腳尖走路以減輕痔瘡的困擾:走路時,雙腳後跟抬起,隻用雙腳尖走路。在家中遲早2次,每次走100米擺佈。耐久對峙無益於提肛收氣,又能讓肛門靜脈淤血難以構成痔瘡。

製法:將鯽魚去鰓、鱗、內臟,先煎黃芪、枳殼,30分鐘後下鯽魚,魚熟後取湯飲之,可加適當生薑、鹽調味。

製法:將黃花菜、木耳洗淨去雜質,加水煮1小時,加白糖調勻服食。

質料:田螺肉120克,豬肉120克。

4.石榴皮五倍子水

鄙諺裡有“十人九痔”的說法,因為痔瘡的病發率相稱高,男女長幼都有能夠患上,並可隨春秋加沉痾情。是以,我們每小我都要學一點防治痔瘡的知識。

如肛門墜脹難受、痔出難收、便赤色淡質稀、麵色少華者,治宜補氣升陷,以補中益氣湯加減。也可用苦蔘湯外洗,或利用玉紅膏、黃連膏外用,結果都不錯。

質料:石榴皮90克,五倍子30克,明礬15克。

2.黃花木耳湯

製法:加水1000毫升,文火煎30分鐘,濾去藥渣,趁熱先熏後洗,同時將脫出的部分悄悄托上。每日遲早各一次,普通5~10天可治癒。

製法:將洗潔淨的田螺肉、豬肉入鍋共燉。每日1劑,分4次服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