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漢月_第一〇章:代赴戎機(上)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莫非真是天不佑我大魏麼?”楊津一聲感喟,“恰好北地也有兵變,爾朱天柱冇法領兵來援……”

臨淮王元彧元文若,安豐王元延明,乃是當世最具才學令望的兩位宗室。元彧風神俊雅,嫻於詞令,引經據典無一疏失,朝廷典章多出於其手;元延明博極群書,兼有文藻,曾與侍中崔光一同撰定服製,也是朝廷深為倚重之人。同時,兩人皆曾領兵出外,一同討平淮南元法僧兵變,受梁豫章王蕭綜降於徐州,規複東北國境,是以相互引為至好。平時上朝時,兩人常常同入同出,像現在一人單騎,能夠說是極其可貴。

“此所謂風聲鶴唳,殿下勿須計算。”七兵尚書河東薛琡開解他說,俯身撿起文書放回案上。

“要不,讓我代替阿兄應征吧”周惠俄然說道。

“這都時候了臨淮還鬨這類意氣?”楊津搖了點頭,“現在台軍赴山東平亂,戰況未明,北海又引南朝兵馬犯境淮南,擊潰邱大千部,於睢陽篡稱大統,正需求借勢兩位的軍略啊”

大半個月以後,山東青州終究傳來台軍的捷報,領軍將軍、上黨王元天穆於四月十七(辛醜,公曆5月13日)破邢杲於濟南,已經將其父子係之檻車,執送京師;台軍目前正在掃平刑杲餘黨,一待青州穩定下來,隻需休整數日、調齊糧草,便會南下徐州,直擊元顥、陳慶之所部。

洛陽宮的大司馬門外,受詔前來的朝廷諸大臣紛繁上馬,執笏板魚貫而入。吏部尚書恒農(本為弘農,避獻文帝諱改成恒農)楊津在門邊站了半晌,瞥見大司馬、尚書令安豐王元延明單騎而來,上前兩步問道如何就殿下一人?臨淮王殿下呢?”

……,……

“這些癡人南軍的目標是洛陽城他們湊熱烈三十萬台軍在青州,南軍會笨得往刀口上送嗎”洛陽尚書省內,一貫儒雅的尚書令、安豐王元延明將那幾份文書擲於地上,氣急廢弛的痛罵道。

楊津沉默無語,和元延明一同走進大司馬門。顛末剛纔的一番對答,兩民氣裡都很清楚,此次朝會,不成能對當前的危局起到任何的感化。

周惠聳了聳肩,冇有理睬這暗含的嘲弄。真是,他前次說的是調集流民,流民會接到征召令嗎?不然的話,他們家的地步和作坊都雇用了很多流民,豈會隻要一個名額的征召?

幸虧現在青州將定,台軍很快就能南下征討,陳慶之所部固然精銳,人數倒是未幾,定然冇法抵當三十萬台軍。因而,元子攸特地再遣內侍前去景明、永寧二寺還願,親赴太廟得勝,然後在式乾殿大饗眾臣。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