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漢月_第一一七章:功成出外(五)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正所謂“上陣父子兵”,現在這個期間,子侄隨父輩出鎮處所,乃至代理父職,都是很平常的事情。昔年裴叔業舉壽春歸附北朝,事未成而卒於州,即侄兒裴植監護州事;北道行台、懷朔鎮將楊鈞守鎮城抵抗叛軍,期間病死以後,也其子楊寬代為守禦。

)

“皇叔言之有理,”元子攸點了點頭,大聲號令身邊的待詔近侍,“速往中書省,傳令溫侍郎草詔,以渤海高乾為侍中,加撫軍將軍、金紫光祿大夫,儘快前來京師入覲!”

彆的,楊侃是元子攸誅殺爾朱榮的得力助手,還手刃了世子爾朱菩提,一旦爾朱氏上位,他恒農楊氏便有滅門之禍。周惠深受楊昱、楊孝邕父子之恩,又與楊侃、楊遵彥兄弟乾係不錯,彷彿通家之好,天然不能看著他們受此苛虐。但是,依現在的環境看來,固然他在儘力的挽救著,但是並未起到太大的感化,情勢也仍然不容悲觀。

這可不成啊!如此俊才,如何能夠讓高歡、高洋去糟蹋?

持續出了止車門,至洛陽宮閶闔門外,周惠恭敬的和臨淮王元彧道彆。臨淮王卻俄然叫住了周惠:“允宣,你拜訪過楊侍中後,也到我家來坐坐如何?”(未完待續。如果您喜好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訂閱,打賞,您的支撐,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遵循本來的汗青,楊遵彥正於隨父前去河北上任,纔會流落河北,幸運避過家亡國破之災。厥後為報家仇國恨,進謁於高歡轅門,任大行台右丞重職。在毀滅爾朱氏以後,又幾經展轉沉浮,乃至變易名姓、流亡潛隱,終究複歸高歡之子高洋幕府,成為北齊宰相,參與和執掌朝政近十年……

“如此就說好了。”周惠點了點頭。

想起汗青上他冒充投水他殺、改名入嵩山隱居、又東入田橫島講學的盤曲經曆,另有被高洋之弟高演、高湛虐殺至“一目已出”的悲慘結局,周惠心中暗自下了決計,必然要將其歸入本身的幕府以內。

“遵彥回京師了麼?”周惠驚奇的問道,心中頗覺得怪。他清楚記得,上個月重陽節時,他去嵩高山拜訪楊遵彥和邢邵,兩人還悠然得意、毫無退隱之意,如何現在楊遵彥卻拋下老友單獨回京?

“乾邕心向朝廷,則冀州不敷平矣!”元子攸笑著和元徽說道。

一念至此,周惠俄然感到極不舒暢,彷彿是心儀的女子被人搶走了普通——

……,……

現在他才誅殺爾朱榮、元天穆等,高乾便率八百鄉曲前來馳援,足見其對朝廷和他本人的忠心,這怎不讓他大喜過望?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