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漢月_第五六章:白衣還鄉(三)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周惠天然不曉得,楊椿和楊昱父子,已經在華林園替他免除了罪惡。此時的他,正與渤海高敖曹海闊天空的閒談著,聊到興趣盎然的時候。連之前與張家娘子無緣的失落表情,也因此沖淡了很多。

對於渤海高家,周惠天然不會不曉得。渤海高家權勢極大,名聲極高,當初葛榮殘虐河北,河北的很多世家大族率鄉閭避往三齊(古青州分出的青州、齊州和濟州),朝廷在三齊僑立河北州郡,其父高翼就是理所當然的渤海太守,併兼東冀州刺史職務。而當時的河間刑杲。家門和名譽頗不如高氏父子,因朝廷論及資蔭,將河間太守之職另授其堂侄刑子瑤,憤而掀起反亂,成果就鬨出那麼大動靜,引得三十萬台軍撻伐。以是朝廷對高氏父子極儘拉攏。固然他們在河陰之難後附從葛榮,但一旦重歸朝廷,馬上封高翼為樂城縣侯,彆封次子高敖曹為武城縣伯、通直散騎侍郎,授宗子高乾為給事黃門侍郎,兼武衛將軍。到了高歡崛起時,為了拉攏高乾、高敖曹兄弟,派嫡子高澄前去拜見兩人,以叔祖相稱號,也就是他高歡自居為兩人的子侄。

前次將周惠轉入廷尉縲絏的時候,元子攸本想將其家屬黜落士籍,本州大中正楊昱卻對峙以為,周惠既然有從五品的資望,還執掌過京師,其父也曾建功受爵,家屬就應當留在士籍當中。臨淮王元彧得知後,也援引九品律令替他辯論,說士籍繫於門資,與功過無關,如南朝謝晦、沈攸之據荊州背叛,陳郡謝氏、吳興沈氏仍然為士族;本朝擾亂三齊、遭到三十萬台軍撻伐的刑杲,其出身的河間刑氏,不也冇有黜落士籍?成果元子攸拗不過他們,隻好撤銷了阿誰心機。

……。……

在高敖曹而言,這是他第一次入獄。之前兄弟幾人固然耐久四周劫奪,倒是來去如風,官府如何也捉不著,隻能拿幾人的父親高翼頂罪。故而在河北大亂之前的好幾年中,高翼幾近一向在冀州縲絏內裡度過,隻要每次大赦後才氣長久的回家,然後必然又會被幾個兒子的罪過拖累下獄。高翼對此憂心忡忡,曾向村夫抱怨道:“我四個兒子都是浪蕩貨,等我身後,那裡找人給我蓋上一鍬土呢?”

“司徒公所言甚是,”元子攸點了點頭,“不瞞司徒公,前河南尹、現廷尉卿天水楊機,也是引其治政和保持之功,隻判了罪人周惠監禁三個月的科罰。現在既有兩位卿家替他分辯,朕乾脆就免了那罪人剩下的刑期。將其遣送回籍罷!”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