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漢月_第七一章:酴醾揚名(三)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但是楊孝邕卻曾咀嚼過酴釄酒,聞言很有憂色,向周惠問道:“但是仿造鶴觴所釀的那種酒麼?”

周惠點了點頭:“不錯。此酒已經定名,喚作‘酴釄’。”

“是麼!”楊侃忍不住有些動容。劉家所出的鶴觴酒,那但是全部魏朝的頂級名釀,是迎賓奉送之極品,並且非常希少,僅每年的六七月間能夠酤得,其他時候都是有價無市,出再多絹布都很難買到。

如果隻要一個楊遵彥在,周惠倒不至於如此震驚,畢竟他是楊家後輩,並且楊昱之前就進步過,乃至還拿他倆來做過對比。但是,周惠卻冇有想到,竟然能在這裡碰到韋孝寬(兩人皆以字行,而後一依此例)。

心中盤算了主張,楊侃臉上微露笑容,很有深意的向周惠問道:“剛纔聽家中仆人通傳,允宣此來,是為了見我家孝邕?”

楊遵彥笑著點了點頭,表示無妨。然後便不再說話。

是以,當楊侃返回洛陽,得知堂兄楊昱是聽了周惠的奉勸,才作出投奔元顥的決定,內心對周惠便有幾分感激。不然的話,他堂堂恒農楊氏後輩,朝廷黃門侍郎,何必出中門驅逐周惠這個罷官奪職的豪門後生?

固然如此,在他的內心深處,實際上對周惠並不如何正視。現在見他登門,心中的第一個設法,便以為他是前來拜托求官的。幸虧他確切有些才氣,又曾與爾朱氏對敵,倒是可覺得天子所用,無妨替他通融一個官職。

真要提及來,當日在叛軍當中的,除了周惠以外,另有恒農楊家的家主楊昱。就連楊侃本身,接元子攸過河後,也曾經想過投奔洛陽,以儲存恒農楊家一門。多虧當時楊昱已經在元顥陣營以內,能夠庇護全部家屬,他才聽了楊遵彥的奉勸,對峙隨天子一起北走,從而成為忠臣之榜樣,並獲得天子的格外正視。

說完,周惠拱手退出堂門,領著周福分開了楊宅。(.您的支撐,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叔父劈麵,侄兒豈敢有虛言,”楊孝邕點了點頭,臉上暴露回味之色,“與鶴觴相較,香美略有不如,醇厚卻有過之。”

“那可要多謝令伯的美意了,”楊孝邕笑著拱手稱謝,並且向楊侃解釋道,“叔父有所不知,義興周家所釀的酒非常不凡,幾近能夠與城西劉家的鶴觴酒比肩。”

“恰是,”周惠拱了拱手,“之前晚生繫於廷尉,家中不明就裡,頗感彷徨,多虧孝邕親赴鞏縣,奉告此中樞紐,家中才安寧了很多。是以晚生比來剛規複元氣,家伯立即令晚生前來登門伸謝,並且奉上幾壇家釀好酒,略表謝忱。”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