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楊公一言之讚,鄙人深感幸運。”周惠躬身笑道。
“哎,允宣,越和你相處,就越感覺你和舍弟楊愔非常類似,”楊昱歎道,“當初你在鞏縣的那番話,我現在還影象猶新。不瞞你說,前時舍弟北中郎將楊侃接駕渡河,過後念及闔家百口安危,曾想過棄車駕前來洛陽,多虧楊愔當時受命從駕,以君臣大義相勸,又提示說已有我在元顥麾下,家屬當保無慮……能夠說,允宣對我的那一番奉勸,等因而保住了舍弟楊侃的清譽啊”
??昱家住洛陽城東郭景寧裡,在青陽門外三裡禦道南,門前不遠便是阮曲水,四周另有魏晉名流阮籍的故居。當年孝文帝遷都洛陽,楊昱之父楊椿在此立宅,宅成後分宅為寺,名曰景寧,祝禱家國安然寧和,而這也就成了裡坊的正式名字。
見周惠態度謙恭,毫不居功,楊昱神采更加明朗,笑著點了點頭:“好,不伐已功,不矜其能,允宣有大師後輩之風。”
拜見酬酢結束,周惠立即表達了記念楊晟的誌願:“當日在滎陽西門,鄙人曾和元旭兄聯手抗敵,對元旭兄的氣度極其心折,隻可惜一向無緣拜見。前次拜訪老友陳郡謝邦,卻得知元旭兄為國捐軀,鄙人深感遺憾可惜,故不嫌冒昧,特地前來記念英魂。”
“是,幾天前鄙人回洛陽,已經在馬市見過示眾的費穆首級。”周惠點頭應道。
到了楊宅門前,周惠報上姓名、家門和官職,門仆的神情公然有些躊躇。不過,見周惠儀容不俗,並且年紀悄悄,已經是從六品的員外散騎侍郎,他也不敢以平常豪門後輩視之,最後還是挑選了進宅向楊昱通報。
在楊晟靈前上香祭拜後,楊孝和身服齊衰(五服中第二等喪服,僅次於斬衰),持重的向周惠膜拜稱謝,周惠亦慎重回拜,表示得一絲不苟,同時也深合禮節。看到周惠的這等表示,楊昱明顯有所震驚,非常客氣的請周惠回宅續談。
先前元子攸北渡時,留下詔令讓諸臣回籍休沐,楊昱的叔父楊津便奉著年老的兄長楊椿,攜在洛的一門長幼返回了恒農華陰老宅。現在偌大的楊宅以內,隻要當日被元顥俘虜的楊昱父子五人,是以楊昱令季子楊孝和為楊晟喪主,主持哭靈、答唁諸事。
進入內宅正堂,分賓主坐定,楊昱開口道:“前時不久,陛下已追客歲河陰舊事,將前征南將軍費穆明正典刑,滿朝文武,無不鼓掌稱快……此事允宣可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