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帝國興亡史_第54章 君臨澶州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再冇有比這更倒黴的事了,趙恒為此而不得不告急重新安排歸去監國的人選。幾經考慮以後,趙恒選出的此人是參知政事王旦。劈麵領受任命後,王旦俄然向趙恒提出了一個要求。

寇準問道:“太尉受國厚恩,現在可想回報於國?”

深思很久以後,趙恒非常有些悲壯地對王旦說道:“立太子!”

這裡趁便說一點,在《宋史》的記錄裡王旦是在這年的十仲春才因為趙元份的暴疾而受命歸去代理監國之職,可這較著說不通。如果遵循《宋史》所提到的這個時候點,這時候宋遼兩邊已經達成了和議,遼軍這時候乃至已經完整回到了遼國境內,既然如此那王旦又何來的“旬日不得捷報,將若之何如”的說法呢?王旦這話較著就隻要在趙恒前去澶州的路上纔有能夠說得出來。考慮到元朝人在編修《宋史》、《遼史》和《金史》上的龐大事情量以及他們完成這三部史乘前後所用時候之短就冇法不讓人對此中的某些記錄產生質疑。

他對馮拯諷刺道:“馮大人,你以文章和才學升到了兩府高官的位置上,現在遼國人就在麵前,你說我高瓊勸陛下去北城督戰是禦前無禮,你既然這麼無能如何不賦詩一首把遼國人給打跑啊?”

寇準到了以後,王旦向趙恒問道:“陛下,如果我歸去以後在旬日內冇有獲得火線的捷報,那麼我該如何辦?”

“乾嗎又停了?還不快走!現在都走到這裡了,那裡另有甚麼可躊躇的?”

高瓊明麵上在吵架兵士,實際上誰都聽得出來,他這話是在罵車輦上坐著的那位已經謹慎肝噗通亂顫的天子。要說趙恒也真是好脾氣,他還是冇有起火,而馮拯這時候麵對暴怒的高瓊那裡還敢說甚麼。

趙恒還是在躊躇,他又把目光投向這時候正持劍侍立在他身前的禦前侍衛王應昌,意義就是:你長年跟從我擺佈,忠心可鑒,這事你如何看?

“陛下,要我歸去代理監國也能夠,但是請你現在把宰相寇準叫來,臣有話要說!”

高瓊厲聲喝道:“從速把皇上的禦輦給我抬起來!過浮橋,去北城,解纜!”

寇準屏息很久,然後耐下性子勸道:“陛下啊,你身邊的那些給你說這些話的人的確就跟鄉間的老太婆子冇甚麼彆離。現在遼國人已經打到我們眼跟前了,天下軍民的目光現在可都聚焦在你的身上,你莫非想讓他們看到你回身後退嗎?河北火線各地的將士們可都曉得你已經禦駕親征了,他們正翹首以盼地等著你呢!等著你去鼓勵和鼓勵他們奮勇殺敵擯除敵寇!如果你這時候回身歸去乃至是直接跑到金陵去,那麼必將會讓火線將士的軍心士氣刹時崩潰,遼國人如果順勢南下的話,你能夠連金陵都到不了啊!”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