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帝國興亡史_第41章 鋒芒畢露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周軍就此一起追殺,幾天後,柴榮直接帶著他們殺到了北漢的都城太原城下。就是這個太原,從這今後趙匡胤就跟它結下了不解之緣,直到他死的時候他都冇有看到城裡到底是個甚麼模樣。周軍到了城下就開端攻城,趙匡胤帶著人直接衝到了城門麵前,但他們冇有衝車之類的攻城東西,趙匡胤一怒之下就點了一把火把城門給點著了。眼看城門即將被燒塌,趙匡胤帶著人就籌辦突入城內,可誰曉得大火中俄然飛過來一陣如蝗蟲普通的箭雨。趙匡胤身邊的人頓時就躺倒了一大片,他本身也被一支箭射中了手臂。

開戰之初,北漢軍隊在虎將張元徽的帶領下率先建議了進犯。剛一接戰,周軍的右翼就潰敗了,右軍主將樊愛能、何徽帶頭逃竄,而冇能跑掉的那些報酬了活命隨即就棄械投降並向北漢的天子劉高貴呼萬歲。這一仗剛一開端就讓柴榮被迎頭的這一記悶棍給打得目炫神離,眼看全軍即將成崩潰之勢,柴榮帶著本身的親兵策馬衝到了中軍的最前沿。如雨的箭矢紛繁向柴榮射來,他身邊的親兵為了保護他的安然不竭有人倒下,但柴榮不顧小我安危始終對峙要冒死督陣以鼓勵全軍將士奮勇殺敵。

看到這一幕,一向深受柴榮恩遇的趙匡胤頓時感受本身是滿腔的熱誠和忸捏,柴榮待他恩重如山,可現在柴榮正身陷如此險地,後周也麵對著亡國之危。所謂主憂臣辱,這句話在某些懷有忠肝義膽的民氣裡並非隻是一句大話和廢話。

柴榮剛一即位就麵對著一場關乎國度存亡存亡的應戰,北漢的天子劉崇趁著周朝這邊皇位更替、政局和民氣都極其不穩定的機會結合遼國人大肆進犯,並且他還禦駕親征了。柴榮當即做了一個讓朝臣們都感到震驚的決定——方纔即位的他決定帶領雄師也禦駕親征。遐想到李從珂、石重貴和劉承佑這些亡國之君的運氣,後周這些大臣們彷彿看到了汗青的即將再度重演,因而他們果斷反對柴榮親征,但柴榮決計已定。

每當我看到這一番話都不由會心生感慨,如果彼蒼真的能再給柴榮三十年時候建立起不世之功,那麼巨大的世宗天子絕對足以媲美秦皇漢武和唐太宗,千古一帝的雋譽絕對是他的。趙匡胤也完整有能夠成為一個幫忙周朝一統天下繼而載入史冊乃至配享太廟的一代名將,阿誰所謂的宋太祖底子不會呈現在汗青的舞台上。但是,世事難料啊!

趙匡胤當然不想這輩子就如許混吃等死了事,這時候將來的世宗天子柴榮要去澶州當刺史,趙匡胤跟柴榮還算有點友情,因而他就想要跟著柴榮一起去澶州,而柴榮也同意了。柴榮這時候是全部帝國獨一的皇子,有鑒於郭威已經一把年紀,將來的新君幾近能夠說是非柴榮莫屬,趙匡胤這回較著是為本身選了一支潛力股。多說一句,柴榮固然是郭威的養子,但郭威實在也是他的親姑父。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