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帝國興亡史_第41章 鋒芒畢露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回到開封,為了犒賞此次出征的有功之臣,柴榮對他們一一停止了封賞。趙匡胤當然也在這內裡,他的晉升還得感激一下張永德,恰是這小我將他在高平之戰裡的表示向柴榮做了先容,特彆是他向張永德提出的阿誰竄改了戰局的建議。趙匡胤由此被晉升為禁軍殿前都虞侯,並且還外領嚴州刺史一職。

厥後的究竟證明趙匡胤挑選去澶州是非常精確的決定,郭威在做了三年天子後就駕崩了,而他駕崩以後天然就是柴榮做了新天子,這就是汗青上大名鼎鼎的周世宗。

趙匡胤當然不想這輩子就如許混吃等死了事,這時候將來的世宗天子柴榮要去澶州當刺史,趙匡胤跟柴榮還算有點友情,因而他就想要跟著柴榮一起去澶州,而柴榮也同意了。柴榮這時候是全部帝國獨一的皇子,有鑒於郭威已經一把年紀,將來的新君幾近能夠說是非柴榮莫屬,趙匡胤這回較著是為本身選了一支潛力股。多說一句,柴榮固然是郭威的養子,但郭威實在也是他的親姑父。

說一個與郭威有關的小故事。或許冇有人不曉得那部叫《水滸傳》的小說,內裡有個章節叫魯提轄拳打鎮關西,究竟上這件事的配角就是郭威本人。當時的他隻是一個年青的大頭兵,因為看不慣欺行霸市的屠戶,他就把那人當場給宰了。這隻能申明一個題目,阿誰叫施耐庵的人看了郭威的傳記,然後把這事移花接木轉到了花和尚魯智深的身上。

在郭威歸天的前一年,權臣王峻被奪職了宰相之職,趙匡胤也跟著柴榮回到了開封。柴榮這時候被封為晉王兼開封府尹(這個官爵厥後趙匡胤也原封不動地給了他弟弟趙光義),而趙匡胤也被柴榮任命為開封府馬直軍使。柴榮即位以後,趙匡胤自但是然地成了禁軍裡的一員,但他不再是幾年前阿誰站崗的儀仗兵了,而是禁軍裡賣力保護天子安然的一名初級武將。這一年,柴榮三十三歲,趙匡胤二十七歲,他們都處在本身人生的黃金春秋。

柴榮此時的身份和官職是澶州刺史、鎮寧軍節度使、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同時還是太原郡侯。除了太子和親王,這已經是他能獲得的最高官爵了。按理說柴榮這類身份和職位應當留在開封纔對,可郭威的身邊有小我叫王峻,他跟郭威是幾十年的友情,關頭就在於此時貴為宰相且是後周第一權臣的王峻對柴榮很有成見,因而郭威才被迫在王峻的再三要求下把柴榮調到了澶州任職(這個澶州恰是很多年後宋遼簽訂澶淵之盟的阿誰處所)。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