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帝國興亡史_第37章 河西走廊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進入公元11世紀,這個時候瓜州和沙州的掌權者名叫曹宗壽,他持續了之前河西地區漢人統治者一貫的政治目標,那便是不管中原的朝代如何更替天子如何換,歸正他們都一概稱臣進貢。曹宗壽此時在宋朝這邊所領受的官職、爵位和報酬彆離是: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太保、使持節沙州刺史兼禦史大夫、歸義兵節度使、譙郡建國侯,食邑一千戶。

這地盤是打返來了,可這周邊仍然是虎狼環伺,回鶻、突厥、沙陀等部都不是甚麼善茬,被打跑的吐蕃人也是不甘失利隨時都想著再殺返來。最首要的是,此時的大唐也早已不是當年的大唐,這時候間隔李唐王朝亡國也就四十年的時候。

在這些年裡對於國土的接連喪失,唐朝實在是故意殺賊有力迴天,唐王朝的宗室貴胄和滿朝大臣此時是泥菩薩過河,對於吐蕃在河西之地的肆意妄為他們底子得空顧及,而餬口在吐蕃人蠻橫統治之下的唐朝遺民們更是過著水深熾熱的日子。他們被殛斃、掠取、成為仆從、成為吐蕃人取樂和濫殺的玩具,他們被強行換衣剃髮,被逼迫學吐蕃語並遵守吐蕃人的餬口風俗,在大街上他們隻能卑躬而行,不能昂首行走,更不能直視路上的吐蕃人,他們成了賤種人和低等人。最為令人髮指的是,沙州城破之時,吐蕃人將城內的精乾男人全數降為他仆從,婦女被擄掠,老弱幼小則全數虐殺,要麼就是斷其四肢或挖其眼目,然前任其在大街上或荒郊野埠裡自生自滅。

這裡要為曹宗壽說句話。他的所為實在也不能叫甚麼兩麵三刀,這實在就是在大國的夾縫中求儲存的“小國”的哀思,氣力並不強大的他想要在周邊情勢如此卑劣的大西北儲存下去就必須如此。

喜好北宋帝國興亡史請大師保藏:北宋帝國興亡史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要說到這個涼州刺史,在汗青和官方最馳名的應當就是三國期間曹魏的大將夏侯淵和曹真,蜀漢的馬超、魏延和薑維也有涼州刺史這個官職但卻隻是遙領。至於另一名更馳名的人——東漢末年的那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董太師,他隻是在涼州參與了平叛並由此吸納了大量的本地人構成了戰力卓絕的西涼馬隊軍團,但他並未做過甚麼涼州刺史。

公元872年,張議潮於長安去世,而在他走今後,他的國度以及他親手打返來的河西之地都走向了崩塌。唐朝我們就不說了,代替張議潮主政河西的張淮深在公元890年被張議潮的半子索勳所殺,河西地區今後墮入了冇有停止的權力圖鬥當中,這導致了河西各州的分裂,再加上吐蕃和回鶻人的反攻,漢人最後在河西地區所節製的地盤僅剩下了瓜州和沙州兩地。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