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輕易有了轉機,你這不是打擊大師的自傲心嗎?
老夫……
韓琦本是很輕鬆的模樣,聽到這話不由輕嘶一聲,“他這是要用北邙報碾壓舊黨嗎?”
這……
但這個差異真的是太大了啊!
“不錯。”韓琦撫須說道:“算是新政的好幫手。”
誰情願?
“但遞鋪是送各地的文書,小報卻有些費事。”曾公亮皺眉道:“到時候被人彈劾可不好。”
這個他當然明白,新政是一回事,上麵的官吏如何說又是另一回事。所謂陽奉陰違就是這個意義。
嘖嘖!
呂誨親身去彙英報那邊坐鎮,雷厲流行的考覈了稿件,又批了秦觀的柔嫩寡斷,命令從本日起,稿件要謄寫一份送到他家裡,等他下衙後考覈。
想到文彥博等人現在絕望不已,韓琦不由暗爽。
現在我們的俸祿都多了很多,兄弟們都說了,包管把北邙報送到,就算是天高低刀子,我們寧肯本身挨,也不會弄壞小報!”
……
宰輔們做事天然有分寸,看看報紙,那是一種放鬆消遣,該做閒事的時候,他們毫不會含混。
但有了進步老是好的。
隨後就是陽奉陰違,導致新法停頓或是被竄改,激發處所百姓的不滿。
“比北邙報還差多少?”
這就是張弛有道。
呂誨點頭。
“一年多之前就下去了?”韓琦不由苦笑道:“他一年多之前就已經安插了這些,這便是有預謀的要用小報來通報新政的動靜,公然是妙手腕,老夫也不及啊!”
文彥博搖點頭,感覺百姓的存眷點真是讓人無法。
火線來了一隊騎馬的廂兵。
“朝中有遞鋪,每日有文書旨意通過遞鋪通行天下,國公說……可否讓北邙報通過遞鋪送到大宋各地去?”
汴梁人丁差未幾百萬,可不識字的占有大多數,也就是說,能識字,並且情願買報紙的人未幾。
頭號沈吹上線,滾滾不斷的誇獎了沈安一刻鐘,這才擦去嘴角的白沫,端著茶杯喝水。
“他們把握不了官吏,沈安就弄了個北邙報出來,現在汴梁的百姓……老夫那日帶著孩子在冷巷裡轉悠,見到兩個婦人在說話,竟然說的就是新政之事,還說的有條有理的,把新政對她們的好處說的一點都不差……”
兩三萬份的銷量差異,那市場占有率一個是九成,一個是一成不到的模樣,前麵的彙英報的確連北邙報的車尾燈都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