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重文輕武?可我為何偏偏是武將啊!_第5章 棋逢對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劉將軍,你不會不曉得,自太宗天子起,哪怕是軍中之事,這聖上的旨意就是不能有涓滴擺盪的嗎?”

“你這是讓我的人白白送命!”

“連戰連勝,我軍士氣正盛,為何要退!”

帥帳中墮入了長久安靜後,黃德和俄然起家,暴露一絲難以發覺的淺笑。

黃德和當然能聽出劉平的陰陽怪氣,但他並不想在這個題目上糾結太多。

“疆場情勢風雲變幻,如果要按聖上的旨意,我軍馳援延州,路上底子就不會有黨項人,這黨項人還在五十裡以外呢!現在兩軍三川口對峙已成定局,如何還能遵循聖上十多天前的旨意行事?”

“那又何妨?留一支軍隊殿後阻擊方可滿身而退。”

延水兩岸,兩軍悄但是動,卻恰如其分地同時向五龍口進發。

“是啊黃都監,劉將軍說得有理啊。”

“就依此計!傳令!全軍修整,醜時向五龍口移營,卯時渡河。撞公子擔負後備,黨項懦夫和血夫儘力衝鋒,務必首戰即決勝!”

“你的那支軍隊,是時候反擊了。”

大戰,一觸即發。

“疆場之上死傷在所不免,能保全我大部主力進入延州,有何不成?”

“下官隻是到虎帳裡跑腿的,諸位大人和將軍不必扣問下官,石某照做便是。”

“我軍連戰連捷,西夏兵退十裡,此乃氣勢之勝;我軍扼守險要,西夏搶險渡河;此乃陣勢之勝;西夏遠道而來,我軍以逸待勞,此乃兵勢之勝。反之,如果我們此時退往延州,黨項人一旦乘勢渡江,結果不堪假想啊!”

三川口的宋軍大帳中,副總管劉平允與都監黃德和吵得麵紅耳赤。

李元昊有些擔憂,如果破鈔太多代價在三川口,恐怕此次就很難持續東進劫奪延州等城池了。

劉平此話一出,帥帳裡的幾人紛繁神采大變。

石興民當然曉得黃德和的意義,不過他曉得,本身人微言輕,此時現在這裡並不是該他說話的處所,隻是難堪一笑。

劉平三人一聽,頓時如釋重負,抱拳答之:“多謝都監體恤!”

“陛下,三川口固然最合適我軍渡河,但對岸灘塗太窄,我軍的人數上風很難闡揚。而五龍口固然相較於三川口河水更深,河道更寬,但對岸灘塗能夠讓我軍數百懦夫同時登陸。”

李元昊沉吟半晌。

“三川口是延水渡河最淺最窄處,固然利於雄師過河,但我軍完整扼住此處,黨項人很難持續東進。”

“既然如此,我也不便說甚麼,統統就按諸位將軍說的辦。”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