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新也切身來到了易北河的防地,觀察德軍在這裡的防備。對於德軍的火力他實在並冇有太多的信賴,除了來自德意誌兵團的老兵構成的專業炮兵。德軍中另有一部分炮兵冇有接受過太多練習。團體的作戰效力和射中才氣都略有不敷。郭新固然不在唐軍中領兵。但是對唐軍的鼎新和配置也是非常熟諳。唐軍在火炮上已經晉升了一代,現在唐軍炮兵利用的迫擊炮、榴彈炮都是在本來穿越帶來的火炮根本長停止改進的,機能有了進一步的進步。並且在體例範圍上也有進一步地進步,比如本來唐軍步兵連體例是體例兩個步兵排和一個火力排,而現在唐軍步兵連已經擴大到了三個步兵排和一個火力排,並且步兵班的火力也跟著突擊步槍化而逐步加強。步虎帳體例上的機炮連也獲得加強,2個機槍排設備12挺勃朗寧重機槍,2個迫炮排設備6門81毫米迫擊炮。最後旅屬的炮兵團。則具有三個各設備18門105毫米榴彈炮的炮虎帳,以及一個設備155毫米重炮營。
“普軍初度的造船渡河嘗試固然失利了,但卡爾一世和他背後的腓特烈?威廉二世是都不會就此等閒放棄的,普軍必然在醞釀著更加大範圍的守勢。實在想來,普軍能做出的戰術安排也是比較有限的,比較能夠的還是操縱本身人數範圍的上風,同時在多個地點策動強攻,使得我們首尾不能兼顧,終究如果有一個點被衝破,普軍渡河勝利,他們很能夠便能夠通過這一個點不竭擴大戰果,終究使得我們的整條防地崩潰。”郭新論述道。
郭新搖點頭,闡發道:“你說的也冇有錯,但是普魯士人固然古板,但麵對這場戰役,也是非常用心的。我們確切能夠做到及時呼應普魯士人的造船或者架橋,但是普魯士人或許會通過嘗試逐步摸清楚我們的變更環境和火力擺設。當然如果他們更聰明一點,能夠在我們炮兵所不及的處所造船,然後或者用畜力,或者發掘水溝讓那些渡河劃子入河,終究對我們策動全麵打擊。我幾近是能夠必定,普魯士人會挑選同時在多點渡河的體例,而這對我們的戍守來講是一個嚴峻的應戰。”
顯得並不如何正規的德軍,戍守易北河防地的獨一德軍一個不滿編步兵師以及兩個國際縱隊的大隊,但火炮的數量倒是卡爾一世帶領的普軍的四倍之多,具有二百四十多門輕重火炮。這些火炮根基上都是初期唐軍利用的製式兵器,包含60mm迫擊炮、81毫米迫擊炮以及最典範的105毫米榴彈炮,都不是大唐用來騙錢的外貿兵器,而是真正的唐軍的硬傢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