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呢?”曹操展開眼,在其他文官武將身上掃過。
河北本來該是大漢最敷裕的地區,但是顛末曹袁大戰,還冇規複就大量抽稅策動關中之戰,以後一向處在沉重的稅收之下,河北百姓過上了幾百年都冇過的最艱钜的日子。
這無端端扶養外族,捉襟見肘的糧食大量耗損倒是其次,我們用這麼多糧食給外族,老百姓如何想?
下河套之戰的確請了外族作戰,但是此次我們是拿糧食去滋養,十數萬外族軍隊,需求耗損多少糧食?我們另有多少糧食耗損?
“臣附議。”
何況劉璋本身也用外族,麾下羌兵蠻兵十數萬,隨時都是前鋒,莫非劉璋冇有給他們糧食嗎?五虎上姑息有兩個是外族,這又如何說?
反觀川軍轄地,劉璋不竭推出鼓勵農耕和改良農耕的政策,卻六年冇有加稅,偶然候乃至寧肯不出征也冇有加收糧食。
“不成。”荀彧再也忍不住站了出來,微微帶著肝火道:“現在我們的兗州名存實亡,川軍要下徐州也隨時都能辦到,黃河以南我們幾近無立錐之地,現在就剩下一個河北,我們還能遷都到那裡去?”
實在就連這些世族,偶然候也不曉得司馬懿內心在想甚麼。
吳質話音一落,其他文官也紛繁暴露憂愁之色,他們不約而同回想起許昌,許昌被川軍攻破後那些搏鬥世族的萬人坑。
但是說出這些,就彷彿本身在自命狷介,對這些大要道貌岸然內裡實際勢利的世族官員,冇有半點壓服力,說不定還被當作歹妻罵街。
司馬懿不睬陳群,對曹操道:“主公,遷都之言,千萬不成采取,鄴城雖險,也有險的上風,恰是因為各位大人和大小將軍,都曉得他們冇有退路,他們隻能守住太行山。
“那長文籌算遷都到哪?”荀攸問了一句。
荀彧隻因為忠心曹操,以是向來冇說過,照這麼下去,就算曹軍有世族支撐,在後勤上就耗不過川軍,遲早會敗。
“不成。”荀彧立即出列道:“如果如許,我們就是滋養外族軍隊,這與漢奸何異?”
一大群文官站了出來,曹操看向世人,彷彿隻要荀彧荀攸程昱幾人分歧意,另有張遼夏侯淵等血性老將分歧意,其他都已經在附議的一列了。
陳群的意義誰都清楚,統統世族都是和曹軍果斷站在一起的,連家屬兵士被收編都忍了,一個遷都又能如何?世族還是會連合在曹操四周。
曹操微微點頭,對其他文武道:“你們另有定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