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君的偉大_第四十五章 首次南巡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細細想來,汗青是奇異的,楊廣他平生隻下了三次江南,就被後代多少代多少人說成驕奢淫逸,禍國殃民;而六下江南的乾隆天子倒是風騷俶儻的表率,留下無數逸聞故事文娛官方,更是兩岸四地影視作品的大熱點,且屢演屢贏,屢贏屢演。如果墨客白居易出世在乾隆朝今後,不曉得他對於與楊廣南下比擬有過之而不及的乾隆南巡是像清朝墨客汪沆的“垂楊不竭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的獻媚還是一樣義正言辭呢?這不但僅是白居易與汪沆的哀思,而是中國人的哀思。因為中國人都是以最後的成敗去會商某小我的疇昔,因而會產生許很多多的好笑的事情。

隋堤柳,歲久年深儘衰朽。風飄飄兮雨蕭蕭,三株兩株汴河口。老枝病葉愁殺人,曾經大業年中春。大業年中煬天子,種柳成行夾流水。西自黃河東至淮,綠陰一千三百裡。大業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煙絮如雪。南幸江都恣佚遊,應將此柳係龍舟。紫髯郎將護錦纜,青娥禦史直迷樓。海內財力此時竭,舟中歌笑何日休?上荒下困勢不久,宗社之危如綴旒。煬天子,自言福祚長無窮,豈知皇子封?公。龍舟未過彭城閣,義旗已入長安宮。蕭牆禍生野生作,晏駕不得歸秦中。土墳數尺那邊葬?吳公台下多悲風。二百年來汴河路,沙草和煙朝複暮。後王何故鑒前王?請看隋堤亡國樹。”

詩中,白居易極儘襯著,將前朝大興土木修鑿大運河,在運河兩畔廣植柳樹,夾岸柳綠桃紅的旖旎之氣象闡揚到極至。用一句“海內財力此時竭,舟中歌笑何日休”淋漓儘致地把楊廣奴役公眾、華侈財產的驕橫,以及百姓哀號各處、民不聊生的磨難襯托出來。詩句義正辭嚴,發人深省。在墨客筆下,“大業年中煬天子”成了個徹完整底的大昏君。

至於楊廣當時龍舟的大小是能夠按照當時楊廣南下的河道寬度能猜測出一二來。當時楊廣南下的公用水道的瘦西湖是隻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