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鑒:我用贗品換國寶_第160章 第0160章 鎮店之寶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宋紫薇俄然在我耳邊嘀咕道:“這顆門釘百分百是冥器!”

“吳徒弟,這件藏品是我用本身的一件青花瓷小瓶,找洛城一名朋友置換的,簪子的品相你也都看到了,正兒八經開元坊的物件,傳到現在一千兩百多年,你就說一千多年的金銀器,全部中國古玩圈子中還能找出來幾件?我也不跟你玩虛的,這套金銀簪子,你要喜好的話就給這個價!”

“老闆?這套金飾如何賣的?”

老闆清楚就是把它倆當作一套金飾打包賣給我了,代價較著要超越我的預期,這類寶貝拿歸去清楚就是虧錢的買賣啊,起碼三兩年內不會有人花五十萬請。

“吳岩徒弟好目光啊。”

門釘又成為馬蹄釘,在當代府衙門上用來裝潢的佩飾。

吃完午餐,我和宋紫薇去了一趟舊廠街。

這些老闆不是淺顯的古玩估客,他們大多數是這一行摸爬滾打多年的熟行,他們長年混跡在天下的各個古玩市場上,每次都能給朝天宮古玩市場帶來新奇的血液。

這類開元坊金飾的鑒定難度不大,隻需求看它金質、銀質的質感便可。

實際上細心檢察,還是能看出它們周身的紋路、做工有纖細的不同,這應當是老闆用心將它們湊在一起,以便賣上更高的代價。

我乾脆也不跟老闆解釋,問他金銀金飾的詳細代價。

平常的大戶人家,家裡是三十六顆門釘,這些都是有著嚴格的條例規定,哪怕多出來一顆門釘,那都是以上犯下的大罪。

在當代皇宮的門釘規格是最初級彆的,九九八十一,其次是上麵的府衙,門釘的數量彆離是七十二顆、再往下就是六十8、五十四。

我點頭承認宋紫薇的說法。

老闆說吳徒弟,我這邊另有一件冷門貨,你要不要上手看一眼?

舊廠街不是街,是朝天宮古玩市場內一棟獨棟獨院的小天井。

有一說一,開元坊的金銀金飾放在店裡當作鎮店之寶勉強夠用,畢竟我的古玩店還隻是起步的狀況,有個二十萬擺佈的藏品,差未幾就能擺下檯麵了。

院子裡頭麵積不大,約莫有三百多平的占空中積,圍著空位擺上七八張的案桌,每張案桌對應一個老闆。

老闆伸出一隻手掌,我就曉得冇戲了。

金銀簪子彆離用兩隻藐小的錦盒包裝,簪子規格跟平常的簪子並無兩樣,最為特彆的就是簪子上的篆刻斑紋,

開元坊的金飾在玄宗年間名譽清脆,是當年坊間大師閨秀的首選,也是古玩市場上,唐朝金飾品的硬通貨。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