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倘或坊鄰親朋太多,難以登門遍訪,就使遣仆人帶名片去拜年,稱為“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兩字,即為盛放飛帖之用。至今的春節贈送拜年片、拜年卡,便是這類當代互送飛帖的遺風。
7,八月二十七,孔夫子誕辰
高山族是台灣省境內少數民族的統稱,包含十多個族群。“高山族”這個稱呼是1945年抗日戰役勝利後,中國對台灣省民族的總稱。高山族地區叢林覆蓋麵積大,素有“叢林寶庫”的佳譽。高山族的節日很多。他們的傳統節日多數具有稠密的宗教色采。“豐年祭”又稱“歉收節”、“歉收祭”、“收成節”等,相稱於漢族的春節,是高山族最昌大的節日。
6,仲春十九,佛教中觀世音菩薩誕辰
1,仲春月朔,中和節,太陽生日
臘月二十九小除夕
12,正月十三,上(試)燈日,關公昇天日
1,蒲月初五,端五節
填倉節:中國漢族官方傳統祭奠節日,在農曆正月二十五日。又叫添倉節、天倉節,是祭奠倉神的節日。
官方另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歉收、龍鳳呈祥等。疇昔官方有“臘月二十四,家家寫大字”的說法,“福”字之前多為手寫,現在市場、商店中均中出售。
7,七月三十,佛教中地藏王菩薩誕辰(地藏節)
僳僳族在唐朝稱為“栗粟”。僳僳族最早餬口在sc、yn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帶,後因戰役等啟事,慢慢遷到滇西怒江地區定居下來。1985年6月11日,建立yn維西僳僳族自治縣。節日:首要節日有闊時節(12月20日,相稱於漢族的春節)、火把節、收成節、中秋節、澡塘會、刀杆節等。每年農曆仲春初八停止的“刀杆節”扣民氣弦,傳聞上刀杆是為了使僳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的精力而設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