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芙蓉植株呈肉質灌木或小喬木狀,高1 - 3米。莖下部常木質化,上部肉質,扁平,綠色,具節,每節倒卵形至橢圓形,長15 - 30厘米,寬10 - 20厘米,大要散生多數小窠,小窠具短綿毛、倒刺剛毛和刺。刺黃色,有淡褐色橫紋,粗鑽形,長1 - 4厘米,基部扁,偶然分叉。葉鑽形,長4 - 6毫米,綠色,早落。花單生於莖節上部的小窠內,無梗,直徑5 - 6.5厘米;花被片多數,內部綠色,向內突變成花瓣狀,紅色至淡黃色;雄蕊多數,花葯黃色;花柱淡黃色,柱頭6 - 8裂。漿果倒卵球形,長4 - 6厘米,直徑2.5 - 4厘米,大要光滑無毛,紫紅色,具刺毛或無刺毛。種子多數,扁圓形,長4 - 6毫米,玄色,具光芒。
玉芙蓉在傳統醫學中利用遍及。《本草綱目拾遺》中記錄:“玉芙蓉,出台灣,即神仙掌膏也。土人取神仙掌之汁,和以粉麵,印作芙蓉花片,故名。味淡,性寒,無毒。”傳統醫學以為,玉芙蓉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消腫止痛的服從。可用於醫治肺熱咳嗽、吐血、衄血、癰腫疔瘡、燙傷、蛇蟲咬傷等病症。在官方,常將玉芙蓉鮮品搗爛外敷,用於醫治瘡瘍腫毒、跌打毀傷等;或將其煎湯內服,用於醫治咳嗽、吐血等病症。
4、化學成分研討
7、研討瞻望
(二)醫治皮膚病
在糖尿病的醫治中,玉芙蓉可作為幫助醫治藥物。臨床研討發明,在通例降糖藥物醫治的根本上,加用玉芙蓉提取物,能夠進一步降落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程度,改良患者的症狀和餬口質量。同時,玉芙蓉還具有必然的調度血脂、抗氧化等感化,有助於防備糖尿病併發症的產生。
玉芙蓉在臨床上可用於醫治消化體係疾病,如胃炎、胃潰瘍等。其具有清熱和胃、止痛的服從,可減緩胃部疼痛、脹滿、噁心等症狀。臨床研討表白,將玉芙蓉與其他中藥配伍利用,醫治胃炎的總有效力可達80%以上。比方,在一項針對胃潰瘍患者的臨床研討中,賜與患者玉芙蓉結合其他中藥的複方製劑,顛末一段時候的醫治後,患者的胃痛、胃脹等症狀較著減輕,胃鏡查抄顯現胃黏膜的毀傷獲得改良。
跟著玉芙蓉的研討和利用不竭深切,加強其質量節製顯得尤其首要。建立科學公道的質量標準,對玉芙蓉的產地、采收時候、炮製體例等停止標準,確保其藥用品格的穩定性和安然性,為臨床利用和藥物開辟供應可靠的質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