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經_第110章 柴胡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炮炙是柴胡炮製中最為關頭的環節,常見的炮炙體例有醋炙、酒炙、蜜炙等。醋炙柴胡是將米醋與淨柴胡片拌勻,悶潤至醋被吸儘,置炒製容器內,用文火加熱,炒乾,取出晾涼。每100公斤柴胡片,用米醋20公斤。醋炙可加強柴胡的疏肝止痛感化,常用於醫治肝氣鬱結、脅肋疼痛等病症。酒炙柴胡則是取淨柴胡片,插手定量黃酒拌勻,稍悶潤,待酒被吸儘後,置炒製容器內,用文火加熱,炒乾,取出晾涼。每100公斤柴胡片,用黃酒10 - 15公斤。酒炙能使柴胡的藥力上行,加強其解表退熱、疏肝解鬱的服從,常用於醫治外感發熱、肝鬱氣滯等病症。蜜炙柴胡是將煉蜜用適當開水稀釋後,插手淨柴胡片中拌勻,悶潤至蜜水被吸儘,置炒製容器內,用文火加熱,炒至深黃色,不粘手時取出,晾涼。蜜炙可和緩柴胡的升散之性,加強其潤肺止咳感化,常用於醫治咳嗽等病症。

柴胡的葉子凡是為互生,形狀多樣,多為狹長披針形或線形。葉片長度在3 - 10厘米,寬度在0.2 - 1厘米擺佈。葉片先端漸尖,基部漸狹,全緣,兩麵均無毛,葉質較薄,呈紙質或近革質。葉大要光滑,葉脈平行,中脈較著,側脈不顯著。分歧種類柴胡的葉片形狀有必然辨彆,如北柴胡的葉片較寬,呈長圓狀披針形;而狹葉柴胡的葉片則更加狹長,呈線形或狹線形。

在外洋,柴胡漫衍於朝鮮、日本、蒙古、俄羅斯等國度。在朝鮮,柴胡發展在山地和丘陵地區,與我國東北地區的柴胡生態環境類似。日本的柴胡漫衍也較為遍及,在本州、北海道等地區的山地和叢林中都能發明柴胡的身影。蒙古的柴胡首要漫衍在草原和山地地區,適應了乾旱和半乾旱的草原氣候。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和遠東地區,柴胡發展在叢林邊沿和草原地帶,是本地植物群落的首要構成部分。柴胡在分歧國度和地區的漫衍,與其生態習性和本地的天然地理前提密切相乾,這也為其資本的庇護和公道操縱帶來了應戰和機遇。

除了上述首要成分外,柴胡中還含有香豆素類、甾醇類、脂肪酸類等其他成分。這些成分固然含量相對較少,但在柴胡的藥理感化中也能夠闡揚著必然的感化。比方,香豆素類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凝等感化;甾醇類成分對保持細胞的普通心機服從具有首要感化;脂肪酸類成分則參與機體的代謝過程。柴胡中豐富的化學成分相互協同,共同闡揚其藥理感化,為其在臨床上的遍及利用供應了物質根本。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