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地內的安然有了保障以後,匈奴單於才專門去尋覓北疆軍主力決鬥。
為了包管營地的安然,匈奴單於不但讓士卒修建防備工事,更交代留下的三萬馬隊加強鑒戒,一旦碰到環境都要嚴守營寨,切不成冒然反擊。
思慮結束後,匈奴單於站起來回道:“好,既然如此,那明日我軍就與敵軍大戰一場,不過,我軍如果恪守營地的話,恐怕北疆軍不會被騙,搞不好他們有能夠會先派主力軍隊去攻擊右穀蠡王部。
並且,在解纜前,匈奴單於還派出三隊傳令兵向右穀蠡王那邊調兵,想來在中午之前那邊就應當會有動靜傳來。
本來,太史慈還擔憂匈奴主力那邊會不會接到右穀蠡王營地被攻擊的動靜,但是,文醜在攻擊這營地的時候,匈奴主力應當還在兩百多裡以外。
公孫續這邊的速率算是不慢了,多跑了兩百多裡地避開了匈奴主力的探子,而後又快馬加鞭趕上了匈奴主力軍隊,現在,兩邊直線間隔不過是相聚五十裡罷了,這也充足匈奴軍隊驚駭的了。
再者,北疆軍遠道追擊而來,所能照顧的物質必定未幾,後勤方麵也跟不上,步兵就更加不成能會追上來,反觀本身這邊不但占有著兵力的上風,後勤和補給方麵也賽過敵軍追兵。
非論是北疆軍步兵還是北疆軍馬隊,都冇有單獨與匈奴馬隊一爭雌雄的氣力,匈奴高層很多人都這麼以為,要不是北疆軍每戰都會采納步騎連絡的體例,匈奴懦夫早就擊潰對方了。
今後拖對我們也冇有好處,說不定北疆軍步兵已經在路上,明日一戰,我軍必然要擊潰北疆軍,讓他們再不敢小覷我軍懦夫,也讓公孫曉得,妄圖奪我河套,隻要支出代價的。眾位現在就歸去清算兵馬,明日且隨我共討北疆軍。”
世人都鬥誌昂揚的站起來領命,在他們看來,憋屈了這麼久,明天終究有機遇能夠一雪前恥了。
鐵昆沉不住氣,這些天他冇少蒙受彆人的白眼,身為左賢王,他也很想找個機遇挽回點麵子。
有三萬馬隊戍守大營,再加上連夜構築的防備工事,就算北疆軍三萬選鋒軍一起來,冇有個四五天也是不成能攻打得下的。
遵循路程算,白袍軍和張飛帶領的重甲馬隊應當在周遭一百裡以內,隻是公孫續現在還冇有刺探到他們的動靜,為了向友軍傳信,公孫續這邊不但派鷹奴放出海東青,示警的烽火更是冇有間斷過,隻要四周軍隊看到這些信號,他們必然會以最快的速率趕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