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蜀_晉上將軍陸遜日記 作者 曹淩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彭珩那小子比來真有點精力多餘了,我籌算把他調到北疆去了。說到某些事情,偶然倒真的但願本身不是那麼明白。)

(本來應當假裝冇看到,原裝返還給你的。但我讀著實在風趣,比你平時上的奏章成心機多啦,不講明一番豈不成惜?再者如此佳作,你竟然想著燒掉,我必須表示一下嚴峻抗議。想來大將軍是不會見怪我粉碎了你的日記吧?不管如何說,寫都寫了,那錦盒裡的藥就臨時當作賠罪吧。一日一次,外敷便可,兩個月內應當能見效。)

《霸蜀》一書我在開篇的時候就開端看了。老莊是個很有規律的作者,他每日穩定兩更,我也每天兩個點等更,不覺已一年不足。書中情節偶有**,但多數時候尚數平平,感受就像有一個淡然的看客,在絮乾脆叨報告著三國期間的家長裡短。一件事情做久了,總不免成為風俗。是以雖知其將近完本,但明天看到“全書完”三個字的時候,內心還是猛地一顫。終究把長長的尾章看完,徒留無儘的傷感與遺憾。總感覺有些虎頭蛇尾,但想到一句話:“結局的好與壞,取決於你何時停止。”新的晉王朝,前程並非一片康莊大道,如若真要追根究底……因而便又豁然。

子玉在此次構和中,倒是非常利落,暗裡裡乃至還流暴露要和我陸家做買賣的意義。此中險惡用心,我自是心知肚明。隻是烈火彈的技術非常緊急,為了製止他起狐疑,我也就一併承諾了。實在交州貨色緊俏,與他合作,對我陸家自是無益有害的。但是此事卻萬不能讓大王曉得了,不然真不知他會如何想呢。

此次協同作戰,我與子玉的軍隊名義上互不統屬,若不能調和分歧,不免會為敵所趁,被各個擊破。主從之分我固有自知之明,畢竟近年來陸家多賴魏氏庇護才氣夠在各地生長,並且對現在朝堂的影響力我也遠不及子玉。但戰線連綿三千裡,通訊非常不便,有的處所也不免需求他的共同。就目前而言,最好是能將子魚安排一下,以加強我們間的諜報聯絡。隻是,以我們現在的乾係,這恐怕是過於敏感了。要曉得陸家與魏家,一無同親之誼,二無血緣之親;我與子玉,做朋友的時候不長,做仇敵的時候不短。現在我們訂交以利,不比意氣相投的君子之誼,豈敢苛求信賴。以抗兒為質,隻願能消弭些他的疑慮,以期減少不需求的內鬨。

與魏霸對峙半年,發明此子不但技術獨步天下、用兵奇詭多變,為政也是很有章法。他管理武陵僅僅半載,武陵蠻夷已然心悅誠服,乃至連四周山越都開端不安了。長此以往,我大吳的國本就傷害了。幸虧,承明也發明瞭此中的傷害。我們一起上書,但願能夠儘快引發至尊的正視,輕減賦稅,與魏霸爭奪民氣。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