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販平時見的中年販子居多,還挺少見到馮笑笑如許的脆生生的小女人,笑了笑說:“本來是個靚妹,這麼年青啊,你看你進這麼多打扮有甚麼搞頭,賣幾條煙就掙返來了,又簡樸又輕鬆。”
馮笑笑說:“老闆,彆欺負我不懂行啊,這如何能夠是香港貨呢,就是本地貨吧,十二塊一條如何樣?”
她曉得飛馬市場不成能走的正規的入口渠道,更不成能是走黑貨――這個年代私運特彆嚴峻,但大多是私運初級的消耗品,從冇有傳聞過私運打扮的,她鑒定這不成能是香港真貨,估摸著大抵是江州四周的小廠子出產的仿冒貨,但看針腳做工和用料,質量還算能夠。
剩下的錢該如何措置,她連續思慮了好幾天。最保守的體例當然是存進銀行,八十年代中期,銀行的利率很高,有百分之五六個點,但馮笑笑記得,到了八十年代中前期的通貨收縮嚴峻,貨幣貶值非常短長。這些錢如果一向存在銀行,到了九十年代起碼會貶值一半。
馮笑笑熟諳這裡的運作體例,乃至深諳講價之道。她一聽這代價,心中嗬嗬一笑,夢蘭嬌不成能賣這麼便宜。她拿起樣品,翻來覆去的細心看看,一眼就看出標簽是仿冒的。
見老闆喊價這麼判定就減了一半,她更有信心了,說:“十五一條,不能再多了。”
男女式皮帶10條本錢價100
馮笑笑作勢要走,老闆拉住她:“給你給你,明天還冇開張,討個好彩頭,虧大了。”
馮笑笑去了火車站一探聽才發明,寧城去江州的火車每兩天賦有一趟,還是每一站都停的那種快車,要開足足十五個小時,馮笑笑一想到就感覺屁蛋疼――大學時,她曾經坐火車跟同窗去青海旅遊,當時坐了兩天一夜的火車,那酸爽的影象讓她印象深切。
喇叭褲20件本錢價300
(1984年12月)
老闆高低打量了一下她:“批發還是零售?”
密斯絲襪50雙本錢價50
男女式電子錶30個本錢價360
飛馬市場講價的金科定律――三折開端講起,四折擺佈成交。固然馮笑笑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樣,內心不免有些心虛,不曉得這個定律是不是三十年前也一樣見效。
風衣5件本錢價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