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天外來客,不管這個天下是否熟知,總不能孤負這番光陰。不管火線有甚麼應戰,都要存有一顆恐懼的心。
老驥伏櫪,誌在千裡。
“從關內進軍遼東,一為傍海道,一為盧龍道。春夏之際,傍海道雨水連綴,水深過膝,其道難行,隻要盧龍道能夠相同表裡。建安十二年,魏武北征烏桓,便是今後道行軍。”[注①]
不得不說,在後代,曹操不過是論壇上爭辯的談資。在此時,卻成為了他可師法的表率。張伯辰展開眼睛,已在內心做了決定。
令支城外,右長史劉群身穿囚服,手捧降表,膜拜在門路旁,看到大將軍支雄端坐頓時,耀武揚威而來,一股屈辱感從內心升起,身材因為衝動而顫抖起來,卻被一隻手壓了下去。
想要苟全性命,需求學會忍辱負重,這本就是亂世的儲存之道啊!在這個亂世,再也容不下高傲。那些秉承賢人之教的酸丁冬烘,早已變成了亂葬崗的累累白骨。
盧諶是他的姨兄弟,出身範陽盧氏,其高祖乃是一代經學大師盧植。一代梟雄蜀漢昭烈帝劉備劉玄德,亦是出自其高祖門下,其曾祖盧毓更是奉養是從曹操到曹髦五代帝王,官至司空。
盧諶說完,心中卻想,主公不聽慕容翰的奉勸,執意與慕容皝交兵,導致石趙雄師長驅直入,五郡士卒被各個擊破。現在段蘭手中遼西突騎儘數淹冇,主公手中還剩一千五百名遼西突騎,又如何捲土重來?
“雄師班師回朝,魏武登高而賦,一首《龜雖壽》,至今讀來,亦凜冽生威。”徐可神采悲慘,喟然感慨道:“魏武建霸府於鄴城,招攬四方人才,滅袁術,平呂布,擊破袁紹,掃滅烏桓,矢誌天下,可歎當今天下,胡虜飲馬於黃河,天下四分五裂,而魏武又安在哉?”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支雄催馬進入城門,疏忽膜拜在地的劉群等人,向著地上吐了一口濃痰,洪聲道:“段遼部下是四千遼西突騎,現在那邊?”
龍湖注:①建安,東漢末帝漢獻帝年號,建安十二年,即公元207年。
曹操在白狼山擊敗烏桓雄師後,郭嘉抱病,臨死前奉告曹操,遼東太守公孫康害怕袁熙與袁尚兼併本身的權勢,如果不進軍,相互必定相互殘殺。一旦逼迫過火,他們為了應對雄師的威脅,便會通力合作,為了雄師考慮,最好停軍張望。
曹操服從了郭嘉的建議,不久以後,公孫康公然將二袁的首級送了過來,並納表投降,表示歸順,這便是“郭嘉遺計定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