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榮聞聲心中大喜,嘴裡則安靜地說:“周吳聯婚,是射中必定的功德,駱榮先向老夫人恭賀了。”
周胡氏聽言,微淺笑道:“我周氏數百年耕讀世家,雖毀於匪患,但托先人庇護,另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韜武略,醫工農學問深藏於心的繼業人周瑩一支健在,今能與吳氏嫡傳吳聘喜結連理,周吳二氏,必將發財在望了。”
周胡氏道:“我兒把媽看得過分暴虐了!兒是媽身上的肉,兒刻苦享福媽能好受?我兒放心,媽隻能把我兒往福窩窩裡領,毫不會把我兒往火坑裡推。固然老話說哪家鍋台都放碗,但媽給我兒選的,永久是高灶頭大鍋台。”
周胡氏送走駱榮,回到堂屋,將安吳堡決定提早結婚之事奉告了周瑩。周瑩思之再三後,對周胡氏說:“吳尉文乃當今涇陽首富,渭北大戶,能屈尊周宅,必有所謀。據女兒所知,吳聘確切長年抱病在身,安吳堡聘禮之豐,足可證明此事不假。”
周胡氏不覺得然道:“我兒多慮了,話退一百步講,即便吳尉文為吳聘沖喜,對我兒來講,也絕非好事。我兒如果陪著一個病男人,那麼進入吳宅後,後院說話的權力就成為你一小我獨占,這對媽和我兒來講,是失呢還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