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吳商婦(晚清女首富周瑩傳)_第86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鄧監堂在安吳堡吃過午餐,乘馬回到涇陽縣本身窩裡,顛末十幾天休整,安排了茶坊出產,試製出四兩、八兩、一斤、二斤四種分量規格包裝的涇磚後,帶上三名年青相與,取道寶雞翻越秦嶺,進了漢中。

紅玉拿起竹筒看了看,回身退出房門拐進了本身房裡,放好酥油筒,出房門到廚房去安排接待鄧監堂的午餐。

鄧監堂的脾氣決定了他凡事不搶先的風格,在降服茶業行情大冷落的攻擊,幫忙周瑩的茶葉營銷走出窘境後,營銷情勢好轉,利潤年增時,他把本身決定研製茶磚的設法講給了周瑩聽。周瑩對製茶工藝一竅不通,但對鄧監堂的設法頗感興趣,心想,試製新茶品不過是花些銀子的事,就是砸了鍋,也傷不了元氣,隻要他想乾,就讓他研製好了。勝利,天然能為安吳堡招財進寶;失利,最壞不過把不能喝的茶葉當柴火燒。因而點頭說:“老叔要研製儘管動手乾,所需銀子從櫃上拿,不敷時,我讓莫人傑給你撥。”

紅玉把茶水放在鄧監堂身邊茶幾上說:“鄧叔,你給我們帶回啥東西來了?”

因為交通不便,顛末長途運轉,本來價廉物美的涇磚茶,到了邊陲和草原及少數民族地區,售價就成倍增加。鄧監堂在西行過程中,和農牧民打仗後,對他們的定見聽在耳朵時,心想,這個題目如不能處理,涇磚茶要想拓展更大市場,怕是困難不小了。以是,他一回到涇陽,便和周瑩談起了竄改質料進貨產地,儘力降落涇磚茶本錢,在包裝長停止改進,變單一包裝為多元包裝的事。周瑩像支撐他研製涇磚茶時一樣,二話冇說,同意了他的定見,是以,當他踏上漢中地盤時,對隨他到漢中的相與們說:“漢中和安康是咱陝西人的茶葉庫,之前我們捨近求遠,把眼睛全盯在江南茶鄉,是上了老先人們的當,現在我們要學會用本身故鄉的原茶,炮製出價廉物美的涇磚茶來,儘力去滿足西北地區百姓的餬口需求,這纔是我們應當做的功德。”

鄧監堂把手裡提的一竹筒酥油放在桌上,笑道:“托你的福,此次甘南和青藏五個半月行走,不但開了眼界,增加了知識,並且對咱國土的廣漠壯美敷裕,有了全新的熟諳。如果此行有甚麼遺憾的話,那就是在少數民族地區,不竭撲進眼中的費事百姓令民氣酸的餬口情狀,實在讓人難以信賴大清帝國的臣民們,至今仍餬口在溫飽交煎中呀!”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