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吳商婦(晚清女首富周瑩傳)_第83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紅玉脫手想把桌上堆的那些紙清算起來再去叫王堅,周瑩說:“彆清算了,一會兒我叫王堅把這些東西先送給西安府知府樊增祥看了再說。”

“鄭白渠顛末千百年養護利用,到了清朝乾隆二年,渠又頹壞,現在隻能灌禮泉、涇陽、三原三縣六萬多畝地了!水利失修,遇旱人就得餓肚皮,死人。少奶奶已見過了,要不你能拿出三百多萬斤糧食施助哀鴻?”

周瑩點頭道:“這話也有事理,官府希冀不上,隻能靠官方力量辦力所能及的事了。”

“秦始皇即位初年,籌辦按打算慢慢兼併六國,實現同一中國的宏偉目標,當時,秦國兵強馬壯,唯糧食因長年乾旱不能包管產量,發兵之事遭到影響。秦始皇正苦於無策,忽有人陳述說,有一韓國人自稱有複興水利、進步糧食產量之策,但願覲見皇上。秦始皇聽報大喜,忙令韓國人入朝,經問,方知獻策人叫鄭國,是個水利專家。鄭國向秦始皇講了複興水利的好處,秦始皇聽得津津有味,不竭點頭嘉獎鄭國見地奇特,頗具吸引力,終究采取了鄭國定見,派鄭國去勘察水源地形,為興建水利做前期籌辦。”

百裡講完本身要講的故事,還冇開口說進安吳堡的目標,周瑩便說道:“你是借前人打我的臉呀!興建水利,我天然支撐,這是利國利民的功德,若冷眼旁觀,上對不起先人,下對不起鄉裡鄉親。教員你曉得我對此可謂是擀麪杖吹火——一竅不通,拿上銀子往水裡撂,我無能嗎?”

周瑩雖不懂水利,但也知規複鄭白渠灌溉服從,毫不是幾句話的事,除需求薄弱資金包管外,尚要有充足的技術力量,多量的勞工和後勤保障,而這些,則不是某一個或幾小我能為的事,貧乏了這些不成少的前提,抱負再好,打算再精密,也會變成一張能看不能派上用處的白紙。是以,她問百裡:“你老能招募到足以勝任的專家和工匠嗎?你對鄭白渠淤塞破壞環境做過實地勘察嗎?對工程所需銀兩做過計算嗎?有人情願為修複鄭白渠而與各方聯絡,對峙始終,處理所碰到的困難嗎?工程所需勞力招募、辦理等諸多詳細事件,如何安排?你老心中可稀有?”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