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實在,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蓋聞善攝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
出世入死。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穀。
複守其母,冇身不殆。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人之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
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始製馳名,名亦既有,
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常善救物,故無棄物。
萬物無以生,將恐滅﹔
夷道若纇﹔
開其兌,濟其事,畢生不救。
整天號而不嗄,和之至也。
神無以靈,將恐歇﹔
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敷以取天下。
老子:「品德經」:第四十四章
其事好遠。
天下有始,覺得天下母。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
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六合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地無以寧,將恐廢﹔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
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
老子:「品德經」:第五十一章
是以賢人不可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以其生之厚。
故道生之,德畜之﹔
老子:「品德經」:第四十九章
賢人常偶然,以百姓心為心。
禍莫大於不滿足﹔咎莫大於欲得。
地得一以寧﹔
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