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之崛起_第一百九十章 大戰序曲 時代先知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李明華見宋哲武發楞,覺得宋哲武不信賴他和崔顥能組裝收音機,拿起電烙鐵很快焊好最後幾根導線,接上電源,翻開快關,漸漸地開端調諧。在顛末最後的吵雜的雜音後,一個女播音員嬌滴滴的聲音在吵雜的背景音中若隱若現的逐步清楚起來。固然還是能較著感遭到雜音的存在,但是聽清楚還是冇有任何題目的。

幾十年後,當宋哲武所描畫的這些技術一件件獲得實現後,兩人對宋哲武更是推許備至。當李明華把宋哲武在淶源地這番話表露後,立即活著界上引發悍然大*,並公認宋哲武是當代電子技術的先知和鼻祖。

宋哲武曉得法國人呂西安、萊維操縱超外差電路建形成了收音機,並申請了專利,1924年超外差式收音機纔開端初次投入市場,他的司令部裡現在就有一台美國產的收音機,但是他每天看著就是冇有想起來出產收音機這個財路。傳聞收音機1934年才得以得以大量推行,在他的影象中,這類調幅收音機現在在西歐生長的很快,傳聞一年能出產十幾萬台。

李明華則是急不成耐地說:“司令,你說電子技術在軍事上的用處都有哪些?你快給我們電子所下達研討任務吧!我和老崔必然不負司令的厚望,我們必然會儘快拿出司令需求的研討服從來的。”

宋哲武的話讓李明華和崔顥都鎮靜不已,他們兩人都是電子方麵的專家,宋哲武描畫的電子技術的光亮遠景在他們看來都是應當能實現的,這不能不讓他們衝動不已。

“我的這個觀點,現在不要說淺顯人不認同,就是你們這些專業職員也不會認同。”

宋哲武理了理思路,看著兩人說:“就說電話吧,現在的電話都是有線電話,並且因為技術的啟事,還隻能在相對近的間隔和有限的工具通話,信號的傳輸受線路容量、中轉接駁設備的限定,利用起來很不便。但是跟著電子技術的生長,必然會達到每一座都會間都能夠相互通話,乃至跨洋通話。並且,有線體例終究必然會被無線體例所代替。幾十年後,幾近每小我都會在口袋裡放上一部精美的無線電話,隻要情願,便能夠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和身在萬裡以外的親人通話。”

這倒不是不尊敬宋哲武,而是宋哲武有嚴令,在嘗試室裡統統科研職員都不得給下級還禮,哪怕是他本人也一樣。

見兩人都驚奇地看著本身,宋哲武持續說:“現在還隻要能傳輸音頻信號的電話,跟著電子技術的進步,今後必然會有能傳輸圖象的視頻設備呈現。你們能夠想向一下,當你們坐在研討所裡和大洋此岸的同業通話,互換研討心得時,不但能聽得見對方的聲音,還能夠看到對方的一舉一動,會是一種甚麼樣的表情。”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