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之崛起_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戰序曲 飛機(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郭文淵固然在英國留學時學的是機器,但是他對航空、車輛乃至是電子、光學都有研討,特彆是對機器設想成就極深。他在英國留學四年,固然他冇有拿過碩士、博士,但是他拿了四個學士學位。在當時的英國,如果有人要想拿到這四個學位,冇有八年都不成能做到。

說完,宋哲武率先走進蓆棚。

一進蓆棚,宋哲武就衝動不已。在這個蓆棚裡分兩排停放著六架安裝好的DH―10轟炸機,這些4.42米高,機身長12.08米,翼展19.97米的龐然大物,成排地停放在那邊,給人的感官很有刺激。

郭文淵忙說:“文淵謝總批示體貼!”

固然他們隻是在本國技師的指導下停止安裝,可這在宋哲武看來意義非同普通。這些他花了大力量四周招來的技工和門生們之前都從冇有見過飛機,更不要說安裝了。通過此次的實際,為他們今後維修保養這些DH―10堆集的經曆毫不是書籍上能夠學來的,今後的飛翔技師,包含他的打算中的飛機製造廠需求的技術職員都會在這些人裡產生。

這些DH―10機翼和機身上部的木質護板上漆滿亮閃閃的桐油,機腹部分薄鋼板製成的機身則閃著黑亮的寒光,前麵座艙上的一挺7.7mm口徑的對上防衛射擊的機槍槍口高低垂起,指向天空。宋哲武曉得,DH―10另有一挺後射機槍在尾部。

如果是在西歐那還好說,現在固然還冇有體係工程的觀點,但是那邊人才浩繁,能夠處理這個題目。但是,宋哲武不可,他最缺的就是人才,這個題目在相稱長的一段期間都會困擾他,並停滯第四路軍的生長。而郭文淵如許的人才恰是他需求的,經他這個對浩繁學科範疇都精通的人插手設想的東西,必然會是一個體係工程的典範。

這才淺笑著對郭文淵說:“文淵,這些天辛苦你了!我回淶源幾天了,早就應當來看你,隻是事情太多擔擱了。”

伍進有些對勁地說:“司令,你看這個蓆棚設想的如何樣?”

這個郭文淵可不簡樸,在第四路軍裡,同他一樣留洋的碩士、博士十來人,論名譽郭文淵要差很多。但是宋哲武自從在鄭州跟他扳談後,宋哲武就很正視郭文淵。

伍進也看到宋哲武在看郭文淵的禮服,曉得宋哲武這話的意義,宋哲武對軍容要求的極嚴。苦笑著答覆說:“配了,文淵是少校,按我們第四路軍的規定有一名勤務兵,隻是文淵這衣服臟的太快,這是他明天早上方纔換洗過的。”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