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之崛起_第二百四十七章 中原大戰 亂局(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閻錫山又派人和宋哲元等西北軍將領聯絡,信誓旦旦地表示,馮軍糧秣等方麵的供應都由他來賣力供應。

在此期間,唐生智怕蔣介石在戰後再奪其兵權,藉著在豫西獨掌兵權的無益機會,暗害與西北軍宋哲元、石友3、閻錫山結合反蔣。

閻錫山見他誹謗蔣介石和西北軍的目標已經達到,在蔣介石那邊又獲得了本來屬於西北軍的軍政部長的職位,當即對蔣介石作出了反應,不但冇有遵循和馮玉祥的商定出兵,還於10月15日至電南京當局。表示對宋哲元等人的行動,當極力製止。

11月3日蔣介石到許昌,令在豫各軍隊統歸唐生智批示。18日,唐生智第五路軍克偃師。11月19日,中心當局明令嘉獎唐生智、劉興、徐源泉、王金鈺等,20日中政會請中執會選任朱培德、唐生智為百姓當局委員。

因為閻之以是又是糧彈,又是軍餉支撐唐充當倒蔣的前鋒,不過乎是圖謀一旦倒蔣勝利,他閻錫山便能夠代替蔣介石而成為國度‘元首‘了。但是唐生智卻自作主張,投奔在汪精衛的門下,僅給他掛個副總司令的牌子,讓他閻錫山也充當汪精衛的打手倒蔣,為汪精衛爭權。他閻錫山可不會乾這類虧損不占便宜的事。是以,急將運送給唐生智的糧食、槍彈及餉款截留不再收回。

見西北軍將領出爾反爾,蔣介石不由大怒,立即以陸海空軍總司令的名義,頒發《討馮誓師詞》,痛罵馮玉祥:“好亂成性,勾搭暴俄、禍國殃民,既召外侮。又圖稱兵,內毀國本,外失威望,舉國同仇,疾首痛心,全軍憤激,師出正名,為黨討逆,為國捐軀,黨亡與亡,國存與存,身為後死,誓不偷生,義無反顧,勇往急進,軍法連坐,敵愾同心,內奸不除,國無倖存,叛徒不滅,民難安寧。殲除內奸,固我國本,清除背叛,安我百姓。”

2日石友三率部在浦口隔江向南都城狠惡轟擊。唐生智、劉文輝等五十餘人再次電請蔣介石“幡然改圖,當即罷兵”。

兩邊在最後交兵中,西北軍連戰連捷,停頓甚快。蔣介石一麵安插軍隊籌辦打擊西北軍,一麵派人到山西拉攏閻錫山,號令閻錫山部下朱綬先代理軍政部長職。

對於宋哲元的投奔,蔣介石信覺得真,以為冇有了馮玉祥的西北軍向他屈就了,也以為崩潰西北軍已經不再需求藉助閻錫山的力量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