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之崛起_第二百六十八章 中原大戰 千年難出的人才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徐一清來過,甚麼時候。做甚麼?”

“是明天來的,不但是徐一清,另有晉盛銀行總經理賈繼英,他們兩人是一同來的。”孫佳惠的話再次讓宋哲武吃了一驚。

“你是如何答覆的?”

孫佳惠笑著說:“我一到山西就開端體味山西和我們興華產品有牴觸的工廠,麪粉廠、紡織、印染天然更是重點,他們這幾個廠子範圍都不大,本金都不超越100萬,太原晉生織染廠的股本最小,隻要30萬,但是效益都很不錯,特彆是晉綏軍的軍糧和戎服用布都優先在他們那邊訂貨,效益很有保障。我猜他們兩人是看出了我們興華的潛力,乃至也想到等我們的新機器一旦投產,會把他們合作下去,以是未雨綢繆,趁著現在他們效益還好,提早作價入股,能占些便宜。兩人還成心偶然地奉告我說,他們入股後,晉綏軍的買賣他們都會包辦過來,彆的,山西省銀行和晉盛銀行都會在資金週轉上給我們幫忙。”

慈禧太後啟程赴陝的日期定在八月初八。此時太原城內的處所官和工商各界都已民氣惶惑,不知所已,以為太後一走,洋人必然會隨後追來燒殺劫掠,可恰幸虧此慌亂當中,陝西巡撫岑春煊卻趁新任巡撫錫良將來山西上任之前,以西太後名義提出由處所官出麵,向太原販子借銀30萬兩的要求,這當然就使官商之間都感覺非常驚駭和犯難了。

徐一清和賈繼英兩人不但是可貴的金融大才,還都在運營辦理實業上很有作為。

“對於他們要入股的事,你是如何看的?”固然宋哲武內心已經有了決定,可在貿易運營上,他還是要聽聽孫佳惠的定見。

“這兩小我說是久聞我們的麪粉廠和染廠效益好,要觀光一下。我就領著他們轉了一圈,包含即將安裝設備的新廠房。這兩小我公然非同普通,隻是走馬觀花地看了一下,就發明瞭題目。返來喝茶的時候,徐一清好似不經意地提出,要把他和賈繼英這兩個大股東參股的徐氏麪粉公司、榆次晉華紡織公司、太原晉生織染廠、祁縣益晉織染公司等幾家工廠和我們合夥運營,就是他們以現有工廠作價入股我們興華也能夠。”

孫佳惠感喟一聲,非常佩服地說:“我早就曉得這兩小我,在天津時還和時任陸軍糧台總辦的徐一清因為買賣上的事打過交道,是個很奪目的人。”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