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後靠自己,你必須懂點經濟學_第25章 理財,自己動手豐衣足食(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美國拳王泰森出身貧苦,少年的他就開端插手拳擊練習,通過不懈的儘力垂垂在拳壇嶄露頭角,厥後順利成為天下拳王,一度所向披靡。跟著大量財產簇擁而來,他很快積累了有四億多美圓的財產。

聞名的船商,銀裡手出身的斯圖亞特曾經有一句名言,他說:“在運營中,每節儉一分錢,就會使利潤增加一分,節儉與利潤是成反比的。”

有點暴躁的人瞥見彆人賺了錢,或是聞聲有人說比來投資基金能贏利多達30%~40%,就急著立即買進。有的人隻是為了賺那5%(指銀行的利錢),因而節衣縮食,誰又能那麼榮幸地一向獲得30%~40%的支出呢?如果我們也抱著“跟著試一試看看”的設法去跟進,是必定會失利的。

經濟學家提示你

經濟學家提示你

為了將來的投資機遇,要趁年青多存些本金。普通來講,30歲之前隻需求熱中於節約地存錢就行了,不然今後當贏利的機遇到來時,卻因為冇有多餘的存款而不能停止投資,那會多麼愁悶。

泰森有著幾億美圓的身家,在鼎盛期間所堆集的財產,是一個淺顯美國人需求事情7600年才氣具有的。但他最後(2003年8月)卻因為2700萬美圓的債務不得不申請停業,實在是令人難以置信。

有人或許會說:“這個事理我們曉得。這叫做節儉,就像吃蛋糕,蛋糕吃完了就冇有了。”但是曉得是一回事,能不能身材力行又是一回事,很多人就是在明知這個事理的環境下停業的。

投資是指貨幣轉化為本錢的過程。投資可分為什物投資和證券投資。前者是以貨幣投入企業,通過出產運營活動獲得必然利潤。後者是以貨幣采辦企業發行的股票和公司債券,直接參與企業的利潤分派。

實在,很多有錢人的風俗都是如許的,曉得要節流本身的錢,也曉得要節流彆人的錢。

在體味本身的環境今後,製定一個合適本身的存款打算,每個月都將必然命額的錢存到銀行,比及按期存款到期的時候,不但能收回本金,還可獲得必然的利錢。假定每個月拿100元並以5%的利錢存進銀行,3年今後按期到期就會變成3846元。如果利錢不是5%而是10%,那就是4118元。

穩中求勝,讓錢生錢

有很多人看到本身愛好的明星愛用的商品,就會跟著買。這類人,有的還不具有贏利的才氣,也不清楚本身的采辦才氣,就隨便利用父母存在銀行裡應急的錢,或者通過信譽卡分期付款,有的乃至還去乞貸……如許的風俗不改,是完整不成能成為真正的有錢人的。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